

学习文章
【美元石油关系分析】油价上涨下跌对股市与经济的全面影响
在全球经济与地缘政治剧烈变动的当下,石油价格的波动不仅牵动能源市场,更深刻影响股市、通膨、货币政策与国际金融秩序。尤其「美元石油关系」的演变,正逐步改写全球资本流动的方式。本文将深入探讨油价上涨与下跌的原因、其对经济与股票市场的影响,并解析美元与石油之间的结构性联动,协助读者掌握未来投资与风险管理的关键视角。
一、美元与石油的关系:从石油美元到多元结算
自 1970 年代起美国和沙乌地阿拉伯达成协议,全球石油交易几乎全面以美元计价和结算,这一制度被称为「石油美元体系」。该体系巩固了美元的全球储备货币地位,让美国得以透过发行国债吸引全球资金,支撑其庞大的财政与贸易赤字。美元在全球贸易和金融中处于主导地位,正因这密切的美元与石油的关系,坊间亦出现「美元霸权」的说法。
然而,近年来这一体系正面临挑战,不同国家如中国、俄罗斯、伊朗等国积极推动以本币或其他货币结算石油交易,使去美元化趋势加剧。在2024 年,沙乌地阿拉伯政策转向,未续签与美国的石油美元协议,象征石油交易货币体系进入多元化阶段。以上种种政治格局或政策变动,美元与石油的关系正从单一主导走向多极竞争,加剧美元与油价的脱钩现象。过去美元走强常压抑油价,如今两者可能同步上涨或下跌,对全球金融市场的影响将更为复杂与深远。
近年油价走势概况
回顾 2024 年整体油价走势,全年均价偏高。根据美国能源资讯署(EIA)与 Bloomberg 数据,2024 年布兰特原油全年平均价格约为 81 美元/桶,WTI 原油全年平均价格约为 77 美元/桶。与 2025 年对比,2025 年油价回落至 65–70 美元/桶区间。 2024 年的油价水准明显高于 2025 年预估,被视为「供应紧缩与地缘风险交错」的结果。
油价上涨的原因:供需、地缘与政策三重驱动
2024 年油价偏高的主因包括:
- OPEC+ 积极减产:沙乌地阿拉伯与俄罗斯延长每日超过 200 万桶的自愿减产协议至年底,收紧全球供应。
- 地缘政治风险升温:红海航运受胡塞武装袭击影响,油轮被迫绕行非洲好望角,增加运输成本与供应风险。
- 美国页岩油增产有限:尽管价格诱因存在,但资本支出保守与 ESG 压力使美国产量增幅受限。
- 中国需求回温:2024 年上半年中国进口原油量创历史新高,支撑亚洲市场需求与炼油产能利用率。
- 库存水位偏低:美国与欧洲原油库存水准低于五年平均,强化市场对供应吃紧的预期。
这些因素共同推升了 2024 年的油价水准,也为 2025 年初的价格基准奠定了高起点。
油价上涨对经济及股市的影响
油价上涨对全球经济与金融市场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双面性。它既可能为能源出口国与相关产业带来实质利多,也可能对进口型经济体、消费者支出与股市表现构成压力。 2024 年至 2025 年的油价波动,正好提供一个观察其经济与股市影响的实例。
正面影响:出口国与能源产业受惠
当国际油价走高,石油出口国如沙乌地阿拉伯、俄罗斯、阿联酋与加拿大等,能够透过增加出口收入改善财政状况,扩大基础建设与社会支出,进而刺激内需与就业市场。同时,油价上升也提升了能源企业的利润空间,促使上游开采、炼油与油田服务等领域加大资本支出,带动整体能源产业链的投资与成长。
在股市层面,能源类股通常是油价上涨的直接受益者。石油开采、油田设备、炼油与天然气公司股价往往随油价同步上扬,吸引资金流入相关 ETF 与产业基金。此外,高油价也可能提升市场对能源安全与替代能源的重视,进一步带动绿能与电动车产业的中长期投资热潮。
负面影响:通膨压力与资产压缩
然而,油价上涨也对多数进口型经济体构成压力。首先,能源价格上升会推高交通、物流与制造成本,进而传导至消费端,造成整体物价上涨。 2024 年布兰特原油均价达 81 美元/桶,已对欧美与亚洲多国的 CPI 指数造成明显推升,迫使央行延后降息或维持高利率政策。
对家庭而言,燃料与能源支出增加将压缩可支配所得,抑制消费意愿;对企业而言,营运成本上升将侵蚀利润,特别是航空、运输、制造等高耗能产业首当其冲。在股市方面,这类产业的股价表现往往受压,尤其在高油价与高利率并存的环境下,整体市场风险偏好下降,资金可能转向防御型资产或避险工具。
此外,若油价上涨过快且持续,市场可能解读为通膨失控或经济过热的讯号,导致投资人信心动摇,进一步加剧股市波动。这种情况下,即使能源股表现亮眼,也难以完全抵销其他板块的下行压力。
油价下跌的原因:需求疲弱与供应回升
如上述,与2024年相比,2025 年整体油价走势有下跌走势,第二季油价一度跌至 65 美元/桶以下,呈现区间震荡但偏弱回稳的格局。根据 Bloomberg 分析,第二季能源板块表现疲弱,原油则呈现「高开低走」的走势。主要原因包括:
需求疲弱
- 中国经济放缓:制造业活动持续低迷,原油进口增速放缓,削弱亚洲市场需求。
- 欧洲陷入技术性衰退:能源消耗减少,炼油与工业用油需求下降。
- 美国消费动能减弱:高利率环境压抑汽油与柴油消费,夏季驾车需求不如预期。
- 全球需求增速创低:根据 IEA,2025 年全球石油需求年增仅约 70 万桶/日,为 2009 年以来最低(不含疫情年)。
供应回升
- 美国页岩油增产:高油价刺激产能释放,2025 年 6 月全球原油供应达 1.056 亿桶/日,创历史新高。
- OPEC+ 减产松动:部分成员国如哈萨克与伊拉克未完全遵守配额,实际产量超出市场预期。
- 战略储备释放结束:美国与其他国家停止释放战略储油,市场回归正常供应节奏。
- 炼油产能恢复:亚洲与中东新建炼油厂投产,增加成品油供应能力。
结构性与政策因素
- 能源转型加速:电动车普及、再生能源投资扩大,长期削弱对石油的依赖。
- 碳中和政策推进:各国政府推动减碳与节能政策,压抑传统能源需求。
油价下跌对经济与股市的影响
油价下跌对全球经济与金融市场的影响同样具有双面性,既可能为进口型经济体与消费者带来短期利多,也可能反映出需求疲弱与景气下行的潜在风险。 2025 年的油价回落,正好提供一个观察其影响的典型案例。
经济层面
油价下跌有助于降低能源进口成本,特别是对日本、韩国、台湾等高度依赖石油的国家而言,可有效缓解通膨压力,提升家庭可支配所得与企业利润空间。运输、制造、化工等高耗能产业的营运成本下降,有助于改善财报表现与扩大投资意愿。此外,消费者在燃料支出减少的情况下,可能将资金转向其他消费领域,进一步刺激内需。
然而,油价下跌也可能反映出全球需求疲弱的现象,特别是在中国与欧洲经济放缓的背景下,市场对原油的实际消耗低于预期。若油价持续走低,可能引发市场对经济衰退的担忧,进而影响企业信心与投资决策。对石油出口国而言,油价下跌将直接冲击财政收入与外汇储备,可能导致预算紧缩与社会支出减少,进一步拖累经济成长。
股市方面
油价下跌通常对能源类股构成利空,特别是石油开采、油田设备与炼油企业的股价表现可能受压。相对而言,航空、运输、化工与消费性产业则可能受惠于成本下降,股价表现相对稳健。整体而言,若油价下跌伴随需求疲弱与景气疑虑,则可能导致市场风险偏好下降,资金转向避险资产如黄金、公债或防御型股票。综合来看,油价下跌对经济与股市的影响需视其背后的驱动因素而定。若是供应回升所致,则可能带来短期利多;但若是需求疲弱所引发,则需警惕其对整体景气与资本市场的潜在冲击。
结语:美元石油关系重构下的投资启示
2025 年,美元与石油的关系正处于历史转折点。石油美元体系的松动、多元货币结算的兴起,以及油价与美元走势的脱钩,皆预示着全球金融秩序的重构。对投资人而言,理解油价上涨下跌的原因,以及对股市与大宗商品的影响,不仅是掌握市场脉动的基础,更是制定资产配置与风险管理策略的关键。未来,建议投资人持续关注 OPEC+ 政策与地缘政治动态,采取灵活的多元产业策略。更要留意美元走势与利率政策对能源与股市的连动效应。在这场能源、货币与资本的三方博弈中,唯有洞察趋势、审慎布局,方能在波动中寻得稳定与成长的契机。